近日,Salzgitter(薩爾茨吉特公司)成功完成了高溫電解制氫和煉鋼的試驗。
這家德國鋼鐵制造商表示,歐盟資助的GrlnHy2.0項目,也被簡稱為綠色工業氫項目,與合作伙伴電解槽制造商Sunfire成功展示了工業規模的固體氧化物電解電池(SOEC)技術。
Sunfire首席技術官ChristianvonOlshausen表示:“GrlnHy2.0是Sunfire的一個重要燈塔項目,我們成功地在工業規模上演示了我們的SOEC技術。”
“同時,我們也為進一步的技術發展獲得了有價值的見解。這樣的項目為電解技術在全球的快速發展莫定了基礎。”
GrlnHy2.0電解槽安裝在SalzgitterFlachstahl工廠,在那里它利用了工業廢熱和可再生電力。該系統在850℃的溫度下運行,將蒸汽還原為氫氣和氧氣成分。
薩爾茨吉特表示,電解槽今年制定了新的效率標準。
“這是第一次,項目合作伙伴證明了84%的電效率(LHV低熱值),這對應的能源需求只有39.7kWh/kgH2。此外,該系統每小時可生產200Nm3的綠色氫氣。此前沒有其他運營商能夠提出如此高的數據。
薩爾茨吉特公司在其退火過程和鍍鋅裝置中使用了近100噸自產的氫氣。該公司研發部門SalzgitterMannesmannForschung的AlexanderRedenius表示:“GrlnHy2.0是我們減少鋼鐵生產中二氧化碳排放的SALCOS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”
Redenius表示:“為了將鋼鐵生產轉變為以氫為基礎的工藝,氫氣的可得性和成本效益的標準變得越來越重要。因此,高溫電解在鋼鐵生產領域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技術,我們將繼續大力支持這項技術。” |